口舌生瘡、口腔潰瘍、腹瀉嘔吐、失眠、虛人感冒……小米“出馬”,都能搞定。小米古稱稷或粟,味甘、咸,性涼,具有健脾和胃、補益虛損、和中益腎、除熱、解毒之效。中醫指出,將小米與不同食物藥材搭配煲粥熬湯,可防治七種常見病。
1.“麥冬小米粥”治口瘡
做法:小米200克,麥冬15克,大棗5枚。小米淘洗干凈,麥冬、大棗淘洗干凈,共同放入砂鍋,熬煮成粥,有健脾益氣、養陰清胃的功效。
2.“法半夏小米粥”防反胃嘔吐
做法:小米150克,法夏(法半夏)6克,生姜3片。法夏、生姜兩味加水800毫升,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煮30分鐘,去渣取汁備用。小米淘洗干凈,加入上述藥汁,再加適量清水,熬煮成粥,溫服。有健脾益胃、降逆止嘔的作用。
3.“百合小米粥”防腳氣病
做法:小米100克,百合30克。小米淘洗干凈,百合洗凈,一同放入砂鍋,加適量清水,熬煮成粥即成。有健脾養陰、平腳氣的功效。
4.“小米山藥粥”防脾虛泄瀉
做法:小米200克,山藥鮮者150克(干品30克)。上兩味洗凈,加適量水,共同熬煮成粥即成,有益氣健脾、止泄的功效。
5.“紅糖小米粥”防產后血虛
做法:小米200克,紅棗10枚,紅衣花生15克,紅糖15克。小米淘洗干凈,紅棗洗凈去核,花生洗凈,上三味用料一同放入砂鍋,加適量清水,大火煮沸,小火熬煮成粥,待粥熟時,加入紅糖,熬煮3~5分鐘即成。有益氣養血、補虛的功效。
6.“蔥白小米湯”治虛人感冒
做法:小米100克,蔥白6段,生姜3片。小米加適量水,熬煮成粥,取上層粥油,加入蔥白、生姜,熬煮片刻即成。服后蓋被出汗,有益氣解表的功效。
7.“小米蓮藥粥”治小兒脾虛食積
做法:小米50克,山藥12克,蓮子肉6克,雞內金6克,白糖適量。山藥、蓮子肉、雞內金共研細末,與小米一同熬煮成粥,有健脾消食的功效。
已有5條評論,點擊查看參與評論